2021年,Sindhu Mahadevan终于做出决定:放弃美国,前往加拿大。
这位出生于印度西部的女孩,曾在美国求学、工作近十年,眼看自己的人生卡在了绿卡排期的死胡同。
她说,那一刻她不再想“搏一搏”,而是选择了一条更清晰、更安稳的路。
以下,是她的移民故事。
十年努力,换不来一个留美指标
Sindhu来自印度西部一个中等城市,2012年赴美攻读生物学硕士,梦想着在美国建立事业与生活。
和许多国际学生一样,她通过F-1学生签证完成学业,随后依靠OPT(毕业后实习许可)和CPT(校内实习许可)进入美国医疗器械行业工作。她表现出色,获得了雇主的认可,也逐渐适应了美国的生活节奏。
但她始终没能跨过那道最关键的门槛——绿卡。
2016年和2017年,她的公司两度为她申请H-1B工作签证,这是大多数印度技术移民走向绿卡的关键一步。但H-1B采用抽签制,每年几万人争抢少量名额。Sindhu两次都未中签。
更令她焦虑的是“绿卡排期”:由于美国每年按国籍分配绿卡,印度申请人即便审批通过,也可能要等待10年、20年。
这种“身在美国,心如浮萍”的状态,逐渐吞噬了她的安全感与归属感。
被迫停工后,她把目光转向了加拿大
2018年,Sindhu的工作许可到期,因H-1B未中签而失去合法工作的身份。
“我看着邮箱里满是‘我们不做签证’的回信,感觉所有努力被突然清零。”
她尝试申请F-2签证,作为丈夫F-1学生签证的配偶身份继续居留,但F-2不允许工作,她成了一个“合法却无法工作”的附属人。
也是在这时,她开始认真思考另一条路——加拿大。
“我听说过Express Entry系统,觉得它更公平透明,不靠运气,靠条件。”
加拿大的Express Entry是一种基于打分的技术移民系统,综合评估申请人的学历、语言、工作经验等因素,分数高者可获永久居民(PR)邀请。相比美国复杂的移民流程,加拿大制度更清晰明确。
Sindhu的背景符合要求,她准备语言考试和材料,终于在2020年递交申请。
拿到PR,我终于“有资格留下来
她用一个词形容那一刻的感觉:“relief(解脱)。”
“我终于不必再担心‘明天公司裁员我就得滚蛋’。我第一次拥有了真正的安全感——我属于这里。”
作为PR,她可以合法工作、买房、换行业、创业,唯一条件是五年内在加居住满两年。
他们迅速搬到安省定居。虽然一切从头开始,但她非常愿意。
搬进第一个租住房时,她做了一个儿时熟悉的南印度乔迁仪式:在厨房烧一锅牛奶,象征新家的平安与兴旺。
“我不会否认,美国的工资更高。”Sindhu坦率地说,“如果只看经济利益,当然美国更有吸引力。”
但她也强调,在加拿大,她可以选择去初创公司工作,尝试新的方向,而不再担心失业会毁掉身份
“在美国,换工作或失业等于赌命。而现在,我有了尝试的自由,也有了失败的底气。”
她说:“我终于可以掌握自己的人生节奏。”
加拿大也有挑战,但我选择留下
Sindhu坦言,加拿大并非完美国度。她注意到近几年本地社会对移民的讨论增多,尤其在住房、医疗资源方面的压力明显。
她欣赏美国公民敢于抗争、表达、追求卓越,也正因如此,她更清楚地知道——安稳对个人意味着什么。
Sindhu知道,有一天,当有人问她“你是加拿大人吗”时,她会毫不迟疑地回答:“是的。”
那一天,她不仅拥有加拿大的身份,更拥有加拿大的归属感。
而她也相信,那种归属感,和她的印度身份一样,不是“身份转变”的产物,而是岁月沉淀下来的自我认同。
联系我们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