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地时间8月25日,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一次会晤时,罕见正面提到“允许约60万名中国学生在美国学习,他们非常重要”。他还提到,大量中国学生在美求学是两国关系中重要的一环,并表示这种学术交流“应该继续维持”。
这番表态,与今年5月美国国务卿卢比奥“计划积极撤销中国公民签证(尤其涉敏感领域)”的强硬态度形成鲜明对比,也让外界猜测中美教育交流或迎来阶段性“解冻”。
26日,特朗普在与卢比奥并肩出席的内阁会议上再次强调,他很“荣幸”让中国学生在美留学,并表示他们帮助美国高校维持运营。
特朗普说:“你知道如果他们(中国学生)不来会怎样吗?我们的高等教育体系会很快陷入困境,而倒下的不会是顶尖大学,而是那些本就举步维艰的学校。”
美国留学转暖信号?
特朗普的表态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,尤其是在中国学生签证受限、留学生入境处处受阻的背景下,这番话无疑给留学生们一针强心剂。
事实上,此次表态早有铺垫。今年6月,美中双方在一份框架协议中曾提到“美国维持中国学生在美高校学习的通道”,但当时并未明确具体规模,也仍停留在框架层面。
如今,特朗普首次点名“60万”,被不少媒体解读为将原本模糊的承诺具象化,向留学生释放“善意”的信号。
值得注意的是,这一数字远超当前在美中国留学生规模。如果美国真的扩大接纳规模,意味着签证通道可能有所放宽,签证官的审核尺度也可能随之调整。这对于在过去几年因签证政策收紧而陷入焦虑的学生和家长来说,无疑是一则积极信号。
要知道,过去几个月,由于安全审查的加强和政策的趋紧,不少中国留学生在签证和入境上遇到了重重困难。
有的学生在申请签证时被反复要求补充材料,经历了漫长的等待;有的学生甚至在拿到签证后,在入境时遭遇了额外的盘查和限制,导致无法按时入学。这给学生和家长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压力和经济损失。
中国仍是美国教育的“最大买家”
不久前,美国NAFSA发布预测:到2025年秋季,新入学的国际学生人数或将下降30-40%,整体国际学生人数也可能减少15%,这对美国高校而言无疑是沉重打击。
国际学生是美国高等教育的重要支柱,仅在去年,他们就为美国带来了数百亿美元的收入,并间接支撑了数万个就业岗位。
如果预测成真,美国今年可能失去约15万名国际学生,直接经济损失至少高达70亿美元。一直以来,中国都是美国本科阶段最大的生源国。也就是说,中国一直是美国教育的“最大买家”。2023年,中国学生在美的教育相关支出达143亿美元,比印度学生的118亿美元高出21%,更是韩国学生的六倍以上。教育服务不仅占美国对全球服务出口的5%,更占对华服务出口的31%,是美国的主要收入来源。
为什么许多中国人仍在选择美国教育?美国的学术与科研实力处于全球顶尖水平。在全球排名前100的高校中,美国占据了三十多所。其在科研资源、实验室建设及经费投入方面均遥遥领先,诺贝尔奖获得者数量更是高居全球之首。
与此同时,美国高校普遍倡导学术自由与跨学科合作,在许多领域形成了极具活力的创新环境。
在职业发展方面,美国为毕业生提供了高起点和丰富机遇。硅谷与华尔街作为全球科技与金融中心,汇聚了大量顶尖实习与就业资源,为毕业生的职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。
理性判断,把目光放长远,美国留学的教育价值、平台资源和未来发展机遇仍然是值得投入的最好选择。无论风向如何变化,教育价值不会消失。
留美发展?尽快搞定身份
对于着眼于未来的家庭而言,在积极准备留学申请的同时,进行前瞻性的身份规划,才是规避风险、把握机遇的明智之举。
对于计划长期在美发展的家庭,需认识到学生签证(F-1)的临时属性——其续签、OPT实习授权及H-1B工作签证均面临政策波动风险。
因此,应尽早在专业机构的协助下启动身份规划,穿透政策迷雾、锁定安全路径,才能在中美博弈的变局中,稳稳抓住属于自己的“留美机遇”。
目前,EB-5签证预留类别仍处于无排期状态,身处美国的EB-5申请人有机会同时提交I-526E移民申请、I-485身份调整申请,直接申请工卡和回美纸。
对于留学生而言,这无疑是一大福音:求学期间便可提前锁定绿卡资格,实习与求职之路将彻底摆脱OPT、H-1B的限制束缚。不必再为每次假期的签证问题提心吊胆,更无需担忧被拒风险;毕业之时,无论是留下发展还是选择归国,都能自由抉择,不受制约。
美国留学、签证、移民
长按下方二维码
为您定制申请方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