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边是川普阵营高举 “强硬移民政策” 旗帜,扬言要 “系统性驱逐百万非法移民”。
另一边众议院却公然唱反调,推进一场可能改写美国移民格局的立法。
2025年7月15日提交的《尊严法案》,因 “7000美元可获美国合法身份” 的传闻迅速引发全球关注。
而这场由两党议员联合推动的改革,绝非简单的 “身份交易”,而是对美国移民体系的结构性调整。
其影响将辐射至无证移民、职业移民、留学生等多个群体。
法案最受争议的 “尊严身份”(Dignity Status)制度,为美国境内数百万无证移民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合法化路径。
根据条款,申请人需满足四大核心条件:
必须在2020年12月31日前已在美国定居,这一时间节点旨在排除近年新增的非法入境者;
通过联邦调查局的背景审查,确保无谋杀、贩毒等重大犯罪记录;
分期缴纳7000美元罚金(年均1000美元),大幅降低经济门槛;
7年内累计4年处于合法工作或学习状态,以此证明对社会的贡献。
获得该身份后,持有者可突破 “黑户” 限制,合法就业、自由出入境,身份每7年续签一次,理论上可终身延续。
但 “尊严身份” 的限制性同样显著:无权申请公民身份,无法为配偶、子女等亲属担保移民,被完全排除在联邦医保补贴、住房救助等福利体系之外。
更特殊的是其税收设计,需额外缴纳1%工资税注入 “美国工人基金”,却无需缴纳社保与医保税(FICA)。
这种 “权利与义务不对等” 的设定,更是突出了其“过渡性居留许可” 的本质,与绿卡所代表的永久居民身份存在本质区别。
据移民研究中心数据,符合条件的无证移民约有600万人,该政策若落地,将彻底改变美国低技能劳动力市场的灰色生态。
除了非法移民外,合法移民通道的改革更具突破性,其中职业移民配额调整直击多年积弊。
这不是一次普通的政策调整,而是美国在全球人才争夺战中关键一步棋。
而这个举措,恰恰为中国的精英群体开了一扇前所未有的移民机遇之门。
很少有人意识到,美国移民局 "每国7%配额上限" 的冰冷规定,过去十年间像一道无形的墙,将数十万中国技术精英挡在绿卡门外。
以NIW为例,这个面向科研人员、技术专家的移民类别,每年全球配额约2.8万张。
按7%国别限制,中国大陆申请人每年最多只能分到1960个名额。
但现实是,仅2023年中国大陆提交的NIW申请就突破1.2万份,这意味着哪怕零新增申请,现有积压也要排到2030年之后。
《尊严法案》将这一比例直接提升到15%,看似简单的数字翻倍,背后是配额的惊天逆转。
NIW中国大陆申请人的年度名额瞬间暴涨至4200个,再加上 "配偶子女不占名额" 的神来之笔。
过去一个家庭申请往往消耗3个名额,现在主申请人独占1个,配偶子女免费搭车。
实际可用名额相当于变相再翻3倍。
这不是简单的数学题,而是命运的转折点。
如果说NIW的利好是雪中送炭,那EB-1A(杰出人才移民)的待遇简直是锦上添花。
这个本就属于职业移民第一优先级的类别,在新法案中获得了近乎最大的优待。
EB-1A面向科学、艺术、教育、商业或体育领域拥有杰出能力的人才,年度配额约4万张。
过去受7%国别限制,中国大陆申请人每年最多2800个名额,但由于审批严格,实际使用率不足60%。
新法案将国别上限提至15%后,名额增至6000个,更关键的是"加急通道" 的引入,对于着急拿绿卡的申请人,几千美金便可加速排队。
《尊严法案》本质上是美国缓解人才焦虑的举措,用更宽松的政策,把全球精英留在美国的土地上。
但所有的利好都有保质期。
法案虽已提交众议院,但参议院的博弈仍充满变数。
历史经验显示,美国移民改革往往在 "共识期" 快速通过,一旦出现经济波动或政治风向转变,就可能陷入漫长拉锯。
逻辑很简单:当所有人都看到机会时,机会就已经在缩水了。
对于普通申请者而言,现在最该做的不是观望,而是行动。
评估自身条件,是否符合NIW的 "国家利益" 标准,是否具备EB-1A的 "杰出成就",然后用找专业的人士,用最快速度准备材料,递交申请。
在这场与时间赛跑的游戏里,早一天提交,就多一分胜算。
对美国身份感兴趣,联系下方,一键匹配最佳申请方案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