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,美国移民圈几乎被一个话题刷屏——川普签署的“金卡”行政令。有人惊呼,这可能是百万美元就能拿绿卡的捷径;有人却提醒,这份政策看似光鲜,却隐藏诸多不确定性。
金卡分为个人、企业和铂金三类,捐赠金额从100万到500万美元不等。行政令称,通过捐赠即可证明符合“国家利益”,加速绿卡审批。听起来诱人,但现实远比宣传复杂:法律支撑是否充分?行政细节是否清晰?潜在法律诉讼又会如何影响落地进程?可以说,这份行政令更像一场高调的概念秀,而不是可以立即操作的移民政策。想要用钱“买”绿卡的申请者,需要认清:金卡真正落地,还有很长一段路。
接下来,我们来拆解这份行政令,看看金卡目前处于什么阶段,以及它与现有EB-1、EB-2/NIW、EB-5投资移民之间的关系。
行政令只是起点,落地仍需时日
9月19日,特朗普签署了“金卡”行政令。但必须明确,这份行政令本身并不具备直接法律效力。它只是一个政策方向性的指示,要求商务部、国土安全部和国务院在90天内制定具体执行方案。
在移民政策领域,重大变革通常需要经过行政法规立法程序(rule making)。如果贸然实施,很可能因程序不合规而被利益相关方起诉,最终被法院叫停。过去类似情况在移民历史上已多次发生,可谓“先例丰富”。
三类金卡设计,法律基础存疑
目前公布的金卡计划分为三类:
这些金卡并不是独立的绿卡类别,而是依附于EB-1或EB-2/NIW,通过捐赠证明符合“国家利益”,以加速审批;铂金卡甚至带有“行政授权下身份豁免”的特点。从法律角度看,个人金卡在现行法律体系下尚有可行性,但企业金卡和铂金卡则超出现行法律规定。若要真正落地,特朗普要么继续“嫁接”现有条款,要么等待国会通过新法案,无论哪种方式,实施进程都不会短。
法律诉讼几乎不可避免
很多人原以为,特朗普会直接在EB-5项目上动手,因为他曾暗示要用金卡取代EB-5。
然而,EB-5受“祖父条款”保护,至少到2026年9月底之前无法被取代。此外,EB-5要求投资资金进入商业企业并创造就业岗位,而金卡是直接捐赠给联邦政府,两者性质完全不同。
令人意外的是,特朗普选择将EB-1和EB-2/NIW作为金卡的落地载体。这意味着,未来金卡持有人将与现有申请人共享名额。对于长期等待排期的申请者来说,这无异于“插队”,势必引发抵触。
此外,EB-1/EB-2的立法初衷是吸引高端人才,而不是通过捐赠填补财政缺口。若将捐赠直接解读为符合国家利益,这种逻辑可能难以站得住脚。因此业内普遍预期,金卡未来很可能面临法律挑战。
细节未明,落地悬而未决
白宫在行政令发布时提供了金卡fact sheet,但仅是大框架,缺乏具体操作细则。
仍未明确的问题包括:
目前唯一可以确认的是,捐赠可以增加审批速度和成功率,但并不保证一定获批。整体来看,这份行政令更像是一份概念性方案,而非成熟可执行的法案。
金卡计划目前仍高度模糊,实施细节未定,真正落地时间尚不可知。想用100万美元立即换绿卡的人,现在连具体操作路径都没有。相比之下,已有法律保障、资金可返还且运行稳定的EB-5投资移民新政,无疑更加可靠和可预期。
EB-5投资移民新政非常显著的优势在于其"双递交"机制。符合条件的申请人,在签证预留无排期的情况下,可以同时提交I-526E移民申请和I-485身份调整申请,在等待审批期间就能获得工作许可(EAD)和旅行许可(AP),实现“准绿卡”身份。这意味着在等待绿卡审批的过程中,申请人可以自由地在美国工作、学习和生活,无需再为身份问题而担忧。
美国留学、签证、移民
长按下方二维码
为您定制申请方案